在中国汽车企业创新评价专业顾问委员会指导、国内一流创新政策研究机构学术支持下,由汽车评价研究院组织实施的中国汽车企业创新评价报告已经出炉。该项目得到了国内汽车产业和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顶级智囊团队和学术机构的大力支持。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一个专注于汽车企业创新方面的评价体系。
专利作为技术信息最有效的载体,囊括了全球90%以上的最新技术情报,相比一般技术刊物所提供的信息早5-6年,而且内容翔实准确。专利信息集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为一体,通过专利信息分析,可以掌握本行业的创新格局。
本报告对汽车产业的专利进行了检索和收集,数据来源于incoPat全球科技分析运营平台收录的全球112个国家、组织和地区的专利数据,检索时间限定在1986.1.29-2016.12.31。
我国汽车产业专利申请在2000年后呈“龙抬头”现象,2010年开始成为全球领跑者
汽车产业专利申请与产业转移密切相关。1966年之前,各国专利申请量较少,其中,日本于1951年左右开始申请汽车专利,德国于1886年开始进行汽车专利的申请,美国的专利申请也是开始于1886年;1966年之后,日本的专利申请量开始快速稳步增加,并持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至2005年左右,美国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并于2005年左右超过日本,中国2000年之后专利申请量几乎呈现直线上升,于2010年跃居全球第一的位置,其原因是,第4次汽车产业转移开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从发达国家转到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第4次汽车产业转移的输入地之一,在中国布局的汽车专利数量快速增长,一年专利申请量最高达到17万件左右,近三年的平均增速约为13%。
2010年以来中国对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贡献度超越意英韩法,跃居全球第四位
专利技术来源国的申请量,可以反映某国家或地区对某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贡献度。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日本排名第一,对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贡献度为28%;德国排名第二,创新贡献度为14%;美国排名第三,创新贡献度为11.1%;中国排名第四,创新贡献度为7.7%;排在五、六、七位的分别是法国、韩国和英国。与2010年相比,中国创新贡献度已显著增强,从3.6%增加到7.7%,从全球第八位超越意大利、英国、韩国、法国成为全球第四。
在这一样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里,我们如果麻木不仁,见变不变,固守以往,就又会重复过去的失误,再一次错过发展的机会。
我国缺乏国际化巨头企业,尚无一家企业跻身全球专利创新排名前十五,我国汽车产业专利权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
在全球前15位汽车专利申请企业中,日本占据7席,其申请量之和753861件占到全球15强企业申请总量1293432件的58.28%,可见日本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强大研发实力。全球汽车专利申请量排在前15位的除了日本企业,还有2家美国企业、1家韩国企业、4家德国企业和1家法国企业,没有中国企业进入。
我国自主企业在国内专利布局的数量上有优势,但不是领跑者
在中国汽车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中,有7家自主企业,1家日本企业,1家美国企业和1家韩国企业。丰田、通用分别排在第一位、第二位,专利申请量占到前十位申请人申请总量的28%。自主企业分别是:北汽、上汽、吉利、奇瑞、江淮、东风、长安,专利申请量占到前十位申请人申请总量的65%,可见我国自主申请人在国内专利布局上占有数量优势。
我国企业尚缺乏国际化专利布局,“走出去”的专利很少
全球汽车申请量排名前15的申请人除了在本国布局专利以外,还在日本、美国、中国、德国和韩国布局了大量的专利。在中国的专利布局排名靠前的分别是:丰田、通用、现代、博世等。我国自主企业中,上汽、北汽国际专利布局相对较多,在德美日韩等目标市场布局了一定量的专利,但各企业在德美日韩的专利布局量最多不到一百件。为避免走向海外遭遇专利权诉讼使发展脚步受阻,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布局有待进一步加强。
燃油车领域核心专利大部分被国外企业垄断,我国企业核心专利持有率低,专利申请存在“多而不优”的问题;新能源车领域我国企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燃油车领域,全球领先企业在汽车发动机、车身、底盘和电气设备方面形成了全面的专利布局,尤其重视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的专利布局。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汽车专利申请主题更侧重于车身,而对于汽车核心技术—发动机和底盘的专利布局量较少。
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来说,以其核心技术—动力电池为例,来源于我国自主申请人的专利总量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比亚迪是我国唯一一家进入全球前15位的申请人,位于第11位。在中国汽车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中,有7家自主企业,1家日本企业,1家德国企业和1家美国企业。3家国外企业分别是丰田、博世和福特,分别排在第一位、第四位和第六位,专利申请量占到前十位申请人申请总量的39%。自主企业分别是:比亚迪、北汽、奇瑞、江淮、上汽、长安、吉利,专利申请量占到前十位申请人申请总量的61%,可见我国自主申请人在国内专利布局上占有较大优势。
科技公司通过专利申请抢占无人驾驶的技术高地
谷歌公司是第一批进入无人驾驶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实力较强,2009年开始申请专利,截止2016年末共申请700余件专利,技术发明主要涵盖“非电变量的控制调节”、“电数字处理”、“图像通信”、“测距”等方面。
百度作为一家互联网巨头,利用自身交通数据优势,2014年进入汽车无人驾驶领域,其专利技术涵盖了决策系统、场景构建等多个方面。
各国传统汽车企业也在加强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通过分析丰田、通用、吉利三家企业专利技术布局可以发现,丰田在障碍物探测、驾驶控制系统等子技术领域实力突出。通用在各个子技术领域都有所布局,比较平均。吉利在自动刹车及控制策略等领域技术储备较多。
(来源:汽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