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讲,消费者期望获得运算速度更快、续航更强的手机。运算速度更快意味着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更多,而续航更强意味着整体芯片的体积要更小。因此,在更小体积的硅片上塞进更多的晶体管,就是广大厂商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光刻机,就是制造芯片实现在硅晶片上塞进多少晶体管的关键装备。它采用类似照片冲印的技术,把掩膜版上的精细图形通过光线曝光印制到硅片上,芯片单位体积上处理单元越多,光刻机的分辨率越高。目前,光刻机能刻蚀的最高分辨率是“3nm”,分辨率越高对所用的光的要求也就越高。
一、光刻机制程与采用光源的关系
光刻机是用“光”来雕刻其他物品的机器,其采用波长固定的单色光,在波长的选择上,充分展示了光刻机的发展历程。光的波长越短,发生的衍射现象越轻微,成像质量就越清晰,制造出来的晶体管精度就越高,所以通常采用波长较短的光来制造芯片。但是,波长也不能太短,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X光,又名X射线,这种光穿透性非常强,很难通过光路系统进行操作。
光源的波长越小分辨率越高,但是产生光的难度也越高。第一代光刻机光源是g-Line(波长为436nm),以及之后采用的汞灯光源(波长为365nm)进行光刻,此时加工的芯片精度极限大约是250nm。随着技术的发展,光刻机使用了深紫外光,又名DUV(波长为193nm),但是获得被激发的ArF准分子难度较大。通过在光刻机中加入特种液体也能改变光的波长,提高加工精度,但采用这种方式加工出的芯片制程最小也只能达到22nm[1]。而目前,最先进芯片的制程已经能够达到3nm,远远小于22nm,与之匹配的光刻机的光源波长为13.5nm,被称为极紫外光(EUV),这种光源的技术难度进一步提高。
光刻机的五代光源及其制程[2]
二、极紫外光光刻技术的专利申请态势
自第一件极紫外光光刻技术相关专利1998年公开以来,相关专利数量整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而2021年的数量增长更是尤为迅猛。从申请主体来看,阿斯麦、蔡司和尼康在该领域内的专利申请拥有数量位列三甲,特别是阿斯麦和蔡司公司,两者总和占专利申请总量的30%左右,并且在近几年增长趋势显著的情况下,更是在2021年直接翻倍。尼康公司申请的专利要早于阿斯麦公司,但在实际产业中,尼康并未更早地推出产品,后续申请的专利数量也不多。中国在该领域内的专利申请数量整体较少,研究起步时间也较晚,增长速度也并不明显。
从专利申请的全球布局来看,日本、美国、韩国和中国是相关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在专利布局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市场活跃度、研发热度、布局成本及收益等,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应用市场,日本在光刻材料、光刻技术方面的综合实力较强,韩国和中国是重要的代工市场,这些与专利在全球布局所反映出来的也是一致的。最大的光刻机生产厂商阿斯麦公司隶属于荷兰,但其在本土的专利申请量并不多,其申请量主要集中在上述国家,可见专利布局与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的相关度更高,更应重点考虑。
从专利申请主体所申请的专利数量排名来看,阿斯麦和蔡司位列第一梯队,尼康、台积电、富士、信越及旭硝子位列第二梯队。从申请主体所属国家来看,在前十名的公司中,日本公司最多有五家,占有一半比例。从产业分布来看,阿斯麦和蔡司主要是主机制造厂,主导最先进的量产光刻机制造;日本公司主要是配套厂,在光刻胶、化学材料、清洗技术等方面整体实力很强。
极紫外光光刻机涉及技术广泛,系统复杂,阿斯麦公司虽然有五家子公司,例如Cymer子公司主要用于生产光源,HMI子公司用于生产电子光束的检查仪,Wijdeven Motion子公司主要生产直线电机,但他们也不能单独制造出光刻机的所有零部件。据悉,阿斯麦光刻机的供应商高达3000家,此外还存在大量的隐藏供应商,这也是在上面专利申请中的其他申请主体较多的原因之一。
三、小结
极紫外光光刻技术的发展,展现了人们对于卓越和极致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技术和产业的领先需要一个极其漫长且耗费极大的积累过程,需要更加持久和专注地投入。中国企业在研发中,要充分挖掘已有专利技术信息,从中发现技术发展脉络,梳理研发思路,少走弯路;同时也要积极做好布局专利,更好地保护创新,为自己的企业保驾护航。
[1]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1-12-30/doc-ikyakumx7227096.shtml
[2]https://mp.weixin.qq.com/s/ih6Hu2JswBhlEixkcK5w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