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商标侵权的认定与抗辩思路
时间: 2025-04-16 05 北京康瑞律师事务所 荣逸菲 阅读量:

一、商标侵权的认定 


商标侵权的认定是商标法律保护的核心环节,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以下是对商标侵权认定的几个关键要素的分析:

1、侵权行为的种类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商标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2、商标的近似性判断

商标的近似性判断是商标侵权认定中的关键环节。通常需要从商标的音、形、义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判断两个商标是否容易导致相关公众的混淆。判断标准主要包括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整体比对与主要部分比对,考虑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等。

3、商品或服务的类似性判断

商品或服务的类似性判断主要依据商品或服务的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因素进行。例如,对于“苹果PAD”与“唯冠”商标纠纷案,法院就需要判断平板电脑与“PAD”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是否构成类似。

4、混淆可能性的判断

混淆可能性是指相关公众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是否可能将被诉侵权标识与权利商标相混淆。判断混淆可能性时,需要考虑商标的知名度、显著性、商品或服务的关联程度、被诉侵权标识的使用方式等因素。

5、主观过错的认定

新的《商标法》对侵权行为人的主观状态不再限制,即使行为人无过错,仍然构成商标侵权,只是不承担赔偿责任而已。例如,销售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如果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商标侵权的抗辩思路 

面对商标侵权的指控,被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抗辩:

1、程序抗辩


  • 原告主体不适格抗辩:审查原告是否为商标注册人、商标受让人、商标独占使用许可的被许可人等适格主体。

  • 管辖权异议:如果法院对本案没有管辖权,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


2、实体抗辩


  • 商标先用权抗辩:根据《商标法》第59条第3款的规定,如果被告在商标注册人申请商标前已经在原使用范围内使用该商标,并且有一定影响,可以主张商标先用权抗辩。

  • 正当使用抗辩:如果被告对商标的使用属于描述性使用、指示性使用等正当使用情形,不构成商标侵权。

  • 善意无过错抗辩:对于销售者而言,如果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侵权商品,并且能证明该商品是合法取得的,可以主张善意无过错抗辩。

  • 商标权无效抗辩:如果商标权本身存在无效的情形,如商标注册违反《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可以主张商标权无效抗辩。


3、证据抗辩


  • 商标知名度证据:如果被告能提供证据证明其商标在相关公众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以削弱权利商标的显著性,从而降低混淆可能性。

  • 商品或服务差异证据:提供证据证明被诉侵权商品或服务与权利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在功能、用途、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使用方式证据:证明被诉侵权标识的使用方式与商标的正常使用方式不同,不足以导致相关公众的混淆。


在实际的商标侵权案件中,被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上抗辩思路,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商标权人也应加强商标的管理和保护,避免商标被侵权的风险。


关键词: 商标侵权;抗辩;
康瑞律所: 北京康瑞律师事务所为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提供专利、商标、版权、域名、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等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及法律咨询、分析检索、调查取证、行政维权及战略设计等非诉业务。
咨询电话: 010-56571284
closeBox_03
返回顶部图标 分享

关注我们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