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意大利某光伏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委托康信在中国帮助实施其光伏柔性支架系统的技术转移。
康信技术转移团队在此项目中全程提供了专业服务:
第一阶段:与A公司充分沟通,分析其技术优势,梳理并评估其专利保护情况,分析中国光伏市场行业现状及相关痛点(成本、安装耗时、应用场景等),制定项目方案。
第二阶段:筛选潜在合作方、制作中英文项目推广书(简易版和完整版)、准备中英文保密协议。
第三阶段:与国内百余家潜在合作方沟通合作意向,参加国内光伏展会,收集信息并广泛交流。
第四阶段:评估市场竞争对手、侵权产品分析、设计许可模式和定价策略。
第五阶段:与十余家意向合作方沟通合作模式和各方面条件。
第六阶段:与中国某光伏公司(以下简称“H公司”)深入谈判磋商,商议具体合作协议细节(许可类型、地域范围、许可费计算标准、产品设计由谁负责是否收费),为合作双方起草并修改中英文合作协议。
2017年12月,项目终于实现第一阶段的成功,A公司与H公司正式签署了《专利及专有技术许可协议》,并且启动了这一先进技术在中国的实施落地。
经验与心得
1. 关于《保密协议》的爱恨情仇
在我们与初筛的潜在合作方初次沟通后,如果对方感兴趣,我们会先发送一份简易版的《项目推广书》(两页),对方若有意向,我们会建议签署一份《保密协议》,然后再发送完整版的《项目推广书》(40页)。但是很多时候会卡在《保密协议》这一关,虽然只是简单的《保密协议》,毕竟要走内部审批流程,有的企业会觉得麻烦,就干脆放弃了。
在国际技术转移项目中,初期的信息交换既要考虑效率,也要控制风险,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对方企业对《保密协议》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了解其合作诚意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规范性,从而进一步评估其作为潜在合作方适合程度。
2. 合作模式的选择
技术转移项目中可选的合作模式有很多,专利许可(独占或非独占)、专利转让、技术入股、企业并购等,分别对应不同的收费模式、风险分担方式、利益分享机制,而这又取决于技术的先进性,市场上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大环境的时机,各种因素互相作用,再加上潜在合作方的具体情况及期望,很难在项目初期决定究竟选择哪一种合作模式。
我们的经验是,项目初期制订方案时基于上述各方面分析,与客户充分沟通各种合作模式的优势、劣势、风险与机遇,并且进行优先顺序排序,然后在后续环节谈判时秉持着合作共赢的态度,商讨并选择最适合双方的合作模式。
3. 东西方文化差异
技术转移项目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帮助双方建立彼此信任,要让两方原本完全陌生的团队成为密切配合的事业合作伙伴,由于双方还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商业习惯、法律体系、沟通语言等,难度是很高的。
作为技术转移经理人,需要充分理解每一方,用心体会他们各自的想法或担忧,在此前提下,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并用符合对方文化认知体系的方式沟通表达,作为双方的纽带和桥梁,起到填补彼此文化差异、帮助双方彼此理解并逐步建立信任的作用。
4. 不是终点,是新起点
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不意味着技术转移就大功告成了,合作的真正实施刚刚开始,从双方技术团队的磨合和培训、市场推广的计划和操作、样板工程、客户招投标、每个项目的具体设计、生产、安装实施、到收益结算分配等,是另一个篇章的开始。
革命尚未成功,技术转移经理人需要继续努力!